乐虎集团的官方网站 >杂志精华>正文

培训在空压机品质时代的重要性

   【乐虎集团的官方网站 】近期,笔者在与行业朋友交流时,听到两个案例,觉得对“走品质”之路的空压机制造企业或经销商有启发意义,也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案例一:某外资空压机企业收购某国内空压机企业后,其派驻到厂区的外资管理人员,在连续6个月的工作时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除了经常性的品质培训、企业文化宣导和用不锈钢的垃圾桶替换传统的塑料垃圾桶外,其他什么事都没有做。
  案例二:某空压机经销商的高级别售后工程师跳槽到某空压机制造企业后,居然,不能直接上岗开展售后工作,而是要先进行为期6个月的岗前培训,且经考试合格后,才有资格被派往客户处开展售后服务工作。
  对于这样的案例,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感想,也许是习以为常、也许是嗤之以鼻、也许是仰望星空,也许是视而不见,但笔者的疑问和思考是——“前戏,为什么这么久呢?”仔细想想,其实,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品质”两字。
  众所周知,从“思维”到“行为”再到“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习惯”了,才能输出稳定的结果。也许是很多企业深谙此道,深入理解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深知“需要一定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的逻辑,所以,在塑造产品品质过程,特别注重对入职新员工和新加盟的团队进行“前戏”的调教。那么,我们以新员工入职培训6个月为例,阐述到底怎么调教,调教哪些方面会对空压产品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呢?
 
  1、企业文化的调教
  任何一家优秀的企业都有其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即企业文化,该企业文化就是产品品质的保障,就是客户认同的根本,比如:诚信、创新、尊重、崇学、品质就企业生命等;同样,任何一个人也有其个性、行事风格等。只有个人的个性与行事风格,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人才才能发挥其价值。如果两者不相符,而又展开合作,对企业与个人而言,都是灾难。
  事实上,在企业文化层面,只有个人通过调整与学习去适应企业,不可能企业改变来适应个人。所以,要让一个已经成年的且在社会上或其他企业工作过的人,适应新企业的文化需求,必须对其进行“改造”。
  古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难”字,说明了两层意思,第一,本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第二,本性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长达6个月的时间里,要对企业文化进行讲解与示范,让受训者进行练习与亲身体验,让“虚幻的理想”变成受训者感性与理性认识,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比如:某些制造企业的企业文化中有“创新”两字,这也许是所有企业必谈的两字,可有些被认为是“口号或忽悠”,而有些被内化为员工的行为。那又是怎么实现的呢?笔者认为是通过实际的讲解、展示以及老员工的行动来实现的。比如,讲解与展示创新在企业的真实表现即通过创新公司技术实现了哪些突破、开发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哪些产品、奖励了员工哪些创新行为、获得了多少项创新专利技术证书、没创新前产品的样子,创新后产品的样子、创新的历程与艰辛等等。那么,通过这样“调教”,是可以让原本做事毛糙或懒散的人变为做事严谨和积极的人,他们一定有利于产品品质的提升与保障。
 
  2、信心的调教
  事实上,在行业中敢实施案例中行为的企业,本来就是行业翘楚,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秀的口碑和优良的产品品质,是很多企业学习的榜样。
  对于新加入的员工来说,以前只是在媒体上、同行口中或学习过程中知道现履职企业的一些不完整的信息,虽有向往与羡慕,但并未亲身体验过。百闻不如一见,那么,通过6个月的入职培训让他们真正的了解企业历史、产品制造过程、员工关系、企业福利等,有利于提升员工工作自豪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工作信心。为信念而战,这是最高级别的战斗动员令,谁不想自己工作的公司和生产出来的产品受人尊重呢?那么,这样一群对企业、对自己、对产品有信心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3、时间的验证
  关于时间,有很多不同的文学描述。也许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用来度量合作双方的默契或合拍的程度最为合适。
  在没有正式入职之前,双方一切的接触都是书面的、感性的和基本历史的,到底其性格特征、技术水平、业务能力是否真正的适应企业环境、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相关业务有待时间的考验。同时,企业文化与信心的调教也都是单向的即企业输出,个人接收,但接受程度有多高以及转化或内化的效率有多大或对品质影响力有多少,同样有待时间的考验。6个月的时间见证,是最为合适的时间。这个时间段,与新员工的最长试用期一致。既不违背《劳动法》,又能检验双方的匹配度。毫无疑问,合作双方的匹配度越高,人的自驱力越强,管理成本越低、工作效率越高,当然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也会越好。
  诚然,空压产品品质由设计、材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物理要素起决定性作用,而且企业文化、员工素养、工作态度与心态等意念因素对品质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需求的提高,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技术的创新发展,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智能制造、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误差,保障了产品品质,但是,优秀的、素质过硬、与企业相匹配的管理、技术、服务人才,依然是核心。为此,空压机建议同行朋友,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性培训或调教,以锻造出能生产、制造与销售高品质产品的队伍。也许,你会认为,6个月时间不干活只培训,企业亏大了,实际上折算到招聘成本、离职成本等,企业永远是最大的受益者。
  有优秀“思维”的人是战略家、理论派;有良好“行为”的人是行动派;只有优秀“习惯”的人才能持续成功。那么,不妨尝试利用6个月的时间,将企业的优秀基因内化为新员工制造精品、提升品质的新动力。
 

标签: 空压机重要性品质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Baidu
map